小说620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章 资治通鉴问世 鸿篇巨制以史为鉴(第1页)

一、千年史镜照古今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一部巨着如丰碑矗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这部涵盖十六朝、贯穿一千三百六十二载风云的编年体通史巨着,自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进献以来,便被誉为“帝王之教科书,臣子之圭臬”。它以294卷、三百余万言的庞大体量,系统梳理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治乱兴衰。其书名“资治通鉴”,直指核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它不仅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巍峨巅峰,更成为后世汲取历史智慧、镜鉴现实政治的不竭源泉

二、时代呼唤:巨着诞生的历史土壤

北宋王朝在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动荡后,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重文轻武”成为国策,文化学术空前繁荣。然而,表面的承平之下潜藏着深刻危机:边防压力(辽、西夏)、财政困窘、官僚机构臃肿、土地兼并加剧。庆历新政的夭折与随后酝酿的王安石变法,深刻反映了统治阶层对寻求治国良方的迫切渴望。宋英宗、宋神宗等君主,对历史经验教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重视,期望从漫长的历史轨迹中找到维系王朝长治久安的密钥。

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位兼具深厚学养、政治抱负与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司马光,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他早年便显露出卓越的史学才能,深感此前纪传体正史(如十七史)卷帙浩繁,帝王难以遍览精髓。“《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莫能竟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司马光《进通志表》)。为克服这一弊端,他立志编写一部简明扼要的通史。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将已完成的战国八卷史稿(《通志》)进献英宗,立即获得赞赏。英宗下诏在崇文院设书局,特许借阅皇家秘阁藏书,并提供笔墨经费,命其续修。这标志着《资治通鉴》这一浩大国家文化工程的正式启动。神宗即位后,更以其宗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亲赐书名《资治通鉴》。

政治生涯的波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于熙宁四年(1071年)退居洛阳),意外地为司马光提供了长达十五年的潜心着述之机。远离政治漩涡的中心,他将全部心力倾注于这部史书的编修。

三、鸿篇巨制:十九载心血铸就的丰碑

《资治通鉴》的诞生,绝非司马光一人之功,而是一项组织严密、分工协作的系统工程。司马光作为总设计师和终审定稿人(“总持大纲”),其麾下汇聚了当时顶尖的史学英才:

刘恕:负责魏晋南北朝部分,以博闻强记、精于考据着称,是司马光最得力的助手,尤其在确定全书时间断限与疑难问题商榷上贡献卓着。

刘攽:负责两汉部分,精于汉史,长于诙谐与批判。

范祖禹:负责唐五代部分,年轻而严谨,在书局时间最长,承担了唐代史料长编的主要工作。

其编撰流程之严谨,堪称古代史学工程的典范:

1.广采史料(“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编纂团队以官方正史为基础,“遍阅旧史,旁采小说”,广泛搜罗杂史、谱牒、文集、笔记、碑志、行状乃至佛道典籍。仅唐代部分,参考的文献就超过三百种。

2.制作丛目:按年月日顺序,将相关史料出处逐一标出,形成详细索引。

3.草拟长编:在丛目基础上,将史料汇总、排比,初步删削整理,形成详尽的初稿。司马光要求助手们秉持“宁失于繁,毋失于略”的原则,力求巨细无遗。

4.删削定稿(“抉摘幽隐,校计毫厘”):这是最核心也最艰苦的环节。司马光对长编进行字斟句酌的精炼删削、史实考辨、文字润色,并最终撰写插入评论(“臣光曰”)。他为此耗尽心力,“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常以圆木为“警枕”,小憩片刻即醒,继续工作。助手范祖禹所撰《唐纪》长编原稿多达六七百卷,经司马光删定后仅余八十一卷,足见其剪裁功力之深。

从治平三年(1066年)开局,到元丰七年(1084年)全书完成进献,历时十九载。司马光在《进资治通鉴表》中感慨:“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其篇幅之宏大(294卷,约300余万字),时间跨度之长(1362年),编纂过程之严谨艰辛,无愧于“鸿篇巨制”之称。

四、体例精严:编年史学的巅峰之作

《资治通鉴》在体例上确立了编年体通史的典范。它以时间(年、月、日)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清晰展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和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这种体裁克服了纪传体“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的弊病,使读者对历史大势一目了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内容选择上,它紧紧围绕“资治”核心,聚焦于与国家兴亡、民生休戚、政治得失、道德教化密切相关的政治史、军事史

王朝兴替:如三家分晋、秦并六国、楚汉相争、隋唐更迭等重大转折点。

重大战争: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决定历史走向的战役。

关键改革:如商鞅变法、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唐代两税法等。

治乱得失:对明君(如汉文帝、唐太宗)贤臣(如诸葛亮、魏征)的褒扬,对昏君(如陈后主、隋炀帝)佞臣(如李林甫、杨国忠)的批判。

制度变迁:如郡县制、科举制、均田制、府兵制等制度的兴废演变。

《资治通鉴》的严谨性还体现在其配套工程上:

《通鉴考异》:三十卷。这是司马光史学方法的革命性体现。对于记载歧异、真伪难辨的史料,他并不武断取舍,而是将不同来源的记载罗列出来,详细考辨其真伪异同,说明最终取舍的理由。“参考群书,评其同异,俾归一途”,开创了史料批判的先河,极大地提升了史学的科学性。

《通鉴目录》:三十卷。以年表形式提纲挈领地呈现全书脉络,便于检索。

“臣光曰”这是《资治通鉴》的灵魂之笔。司马光在关键历史节点或重要人物事件之后,直接插入史论,篇幅长短不一,总数一百余篇。这些评论集中阐述了他的政治理念、历史观和道德评判标准,是“以史为鉴”思想最直接的表达。其核心思想包括:

维护纲常名分:强调“礼”的绝对性,认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开篇论三家分晋,痛斥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为诸侯是“坏礼”,是天下大乱之源。

重视民心向背:认为“国以民为本”,统治者必须重民、养民、教民。对历代暴政导致民变有深刻揭示。

强调人君之德:主张君主应“仁、明、武”,即仁爱百姓、明辨是非、英明果断。对纳谏、用人、节俭等君德反复强调。

主张稳健务实:反对激进改革,提倡“守常”,认为治国如医病,需对症下药,循序渐进。这与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立场一脉相承。

五、“以史为鉴”:烛照千年的治世明灯

吞噬星空之进化之地  天降娇美雌,兽夫不要太爱了  斗罗:天选奇遇,开局武魂重铸器  和未婚夫穿越七零的甜蜜日常  离婚后,我能给人改变命格  总裁与清冷美人老婆  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  撩她,勾她,前任弟弟蓄谋已久  穿成恶毒妹妹,靠心声洗白成团宠  盘龙出狱:开局老婆要离婚  幻影舰队:信火一体了解一下  剑出霜满城  娇养病美人竹马GB  天道叁之炎黄战纪  重生八零,和深情前夫破镜重圆了  娱乐圈女神背后的男人  为宗门自散气运,赶我走后你哭啥  四合院:我医手遮天,禽兽全麻了  肥料天帝  生崽你不同意,离婚你又急又气  

热门小说推荐
一代天师

一代天师

四十年前,有夫妻二人不听祖宗遗训,惨死村口一年后,外地青年挖出奇怪的瓮,却陷入生死劫难,幸得一老道所救。四十年后,一封神秘信件把目光重新拉回了那个村落,却不知打开那封信便意味着地狱之门的...

韩娱之平凡之路

韩娱之平凡之路

韩娱之平凡之路简介emspemsp关于韩娱之平凡之路欢迎收藏作者新书通灵大明星普青版为了自己的妻子宁可与家族决裂但是终究还是性格温和的华人后裔主角李俊翰,为了弄清楚选择了放弃跟自己那么多年感情而去追寻自己生活的妻子的心态...

丹武尊圣

丹武尊圣

丹武尊圣简介emspemsp丹武尊圣是真剑的经典玄幻魔法类作品,丹武尊圣主要讲述了宗门弃子江无忧意外被人打死,却触发了神秘青铜头颅的秘密!从此真剑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玄幻魔法。海棠屋(haitangshuwucom)提供丹武尊圣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武侠世界大拯救

武侠世界大拯救

武侠世界大拯救简介emspemsp关于武侠世界大拯救新书武侠世界大明星已经发布,欢迎各位书友移步阅读。王宇魂穿王莽之子,来到了一片神秘莫测的综武世界。这个世界,蕴含着无数的传说和可能。百年之前,黄裳独上光明顶,七进七出。张...

重生六零有空间

重生六零有空间

周筱筱因在实验中出事故爆炸携带空间重生在平行时空的六零年代,成了一位要替嫁的新娘。本想着只要报完恩就离开那个复杂的家,有医术空间在手,美好生活总会有,即便离开她也一样能把日子过得潇潇洒洒。只是某位冷面男人心里一直在盘算着要怎么把她给勾搭留下来如果您喜欢重生六零有空间,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强势宣布:这个影后,我的!

强势宣布:这个影后,我的!

强势宣布这个影后,我的!简介emspemsp关于强势宣布这个影后,我的!她重生了,重生到了一个演技差口碑烂的选秀明星沈木暖身上。可能是她重生的姿势不对吧,一睁眼就对上了个惹不起的主。而且她连逃都没法逃,因为原主给她留了一种叫不见他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