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620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09章(第2页)

子丘却摇了摇头,反问道:“轩辕禅位于少昊、帝尧乃帝俊之子,你可有不甘?帝舜曾让位于丹朱、帝禹曾让位于商均,若子不可承父位,他们又何必如此?你若想将夏后启比之丹朱、商均,却不知自己并非舜、禹,因而有今日之难!”

子丘的话其实是揭开了一层假象、伯益所看到的假象。谁说在禅让制下,就不可以子承父位?实际上青帝、炎帝、黄帝这三代天子世系传承至今,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天子位都是父传其子,若无子则传其弟、传其侄。

别说是天子了,各部伯君之位、国中的各级爵位,基本也都是这么传承的。伯君指定一个儿子为继承人,而且从小就培养他,当他可以成为下一任伯君时,便完成禅位交接。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吴回传位于禄终、禄终传位于昆吾。

假如没有这样的传统,重华又何必推让丹朱、大禹又何必推让商均,他们不是多此一举吗?伯益之所以有那种错觉,是因他生在一个非常特殊、几乎不可复制的历史时代。

帝尧难道不想传位于丹朱吗?可是丹朱不肖,当时能继承天子大位者,除重华再无他人。帝舜难道不想传位于商均吗?可是商均无能,天子大位非禹莫属。伯益虽有不甘,但他也必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如今天下民众、各部君首皆不会认为“除益无人”、“非益莫属”。

如果丹朱有重华的本事、商均有大禹的威望,他们早就是天子了。并非天子大位父子不可传承,伯益看到的只是某种假象。

重华和大禹敢让位,那是真敢,他们很清楚丹朱和商均不可能点头、也做不了天子。伯益做出三年后要让位于夏后启的姿态,并不是真让,只是想先稳住夏后启再说,而夏后启根本不吃这一套啊。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伯益自己身上,不论他再不甘,也得承认那是自己的才能、实力、威望并没有到达他所认为那个地步。

伯益闻言却还是有些不甘,又说道:“子丘大人可知,启继位后立国号为夏,并下令天子位由嫡长子相继,废禅让之制。他又用九州所献之金铸成九鼎,以其父之名号称禹鼎,象征千秋万代、天下鼎定。”

子丘问道:“天下众君的意见如何?”

伯益:“我闻天下众君皆屈于夏启之威,不得不纷纷表态支持。”

子丘摇头道:“当时我就在场,亲眼见到的情况却与你所闻不同,天下众君并非屈于夏启之威,而是欣然遵从。你可知废禅让之制、立嫡长继位是谁人谏言?”

伯益神情愤慨道:“子丘大人既在场,当然比我清楚。”

伯益最不忿的,就是夏启的这个政令。如果嫡长继承制取代了禅让制,那么像他这样有才德功业之士,就永远失去登上天子大位的机会了。假如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联合有扈部起兵抗击夏启了,直接把人皇印交出去便是。

子丘却叹了口气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就是我的谏言。”

嫡长继承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嫡,其次是长。所谓嫡就是正妻所出的嫡子,身份和地位毋庸置疑,若有嫡子多人、则立嫡中之长。若无嫡子,可立长子。假如一个人既是嫡子又是长子,那么继位便是名正言顺,除非犯了过失受到处罚、被明确废掉了继承人的身份。

第066章、人皇印

子丘的话中带着神念,解释了他为何会有这样的谏言。确立嫡长继承制,不仅是为了确立名正言顺的标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保证世系传承明确有序,可稳固天下民心。

在现实的情况下,它有效、合理、简单实用,不仅能解决某种已堆积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近乎无法解决的纷争,也更符合人性。它也不仅只是帝位传承制度。

禅让之制,其实来源于原始部族中选举首领时的共推之制。比如推选一位最强壮、对附近地形最熟悉、最擅长找到食物、最能组织与保护大家的人为首领,这是很正常的做法。而且当时部族中有价值物资都是公有的,并无父子传承制度。

共推制实用的前提,就是这个部族的规模不能太大,所有人彼此之间都很熟悉、事实上的发言权没有差别,才能有效地推举出符合标准的首领。假如部族的规模稍大一点,哪怕只是超出几个村寨的范围,那么共推的结果反应的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比较了,而是各股势力之间的抗衡与妥协。

太昊整合中原各部,被推选为联盟之主,在此基础上而有中华之国。太昊为天子、传承青帝世系。

实际上从太昊留下青帝世系传承时起,天子传承就已经脱离了原始部族中的共推,禅让只是一种形式,表面上还遵从了共推的原则,绝大多数时候就是父子传承,只是以共推的名义。这与世事的变迁有关,首先是私产的出现,伴随着财富、名望、社会地位的积累与传承。

以父系为主的家族单位出现在部族中,家族财富的传承就是父传子的。有些东西比如财货可以分成很多份、传给很多个儿子,但有些无形的东西是无法分割的,比如说家主只能有一位、宗族的族长也只能有一位。

社会的变化导致了社会意识的改变,不能说它不合理,因为总要有一个传承的办法,而除此之外却是没有更合理的办法。夏启为天子后,废禅让制、立嫡长继承制,为何天下众君拥护?因为各部君首自身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也意识到必须要解决传承有序的问题。

尧、舜、禹同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他们并不是三个时代的人,禹治水功成时,尧仍在世、居于平阳城中。在尧为天子的晚年,中华隐患丛生,又遭遇了那一场大洪水,可以说到了内忧外患的顶点,差一点就分崩离析。

假如不是有重华和大禹力挽狂澜,帝尧在后世的评价中还会是一代贤君吗?大洪水是祸亦是福,既是灾难又是机遇,伴随着大禹行遍天下各部治水成功,建立了另一条无形的精神纽带,江河就似血脉,整合了统一的中华。

大禹不是颛顼,没有像颛顼那样每到一个大部就娶一位妃子,并将与这位妃子的后代送回去当部族首领、从而建立血脉联系。大禹打造的是另一种纽带,更稳固、更持久,但在这种情况下,禅让制已经很难有实际意义了。

仅仅是形式上的天下众君共推,便已经很难做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众君朝会就是涂山之会,自涂山始至会稽山圆满,先后用了多长时间?有的伯君从离开部族赶往涂山,直至从会稽山出发回到部族,最久的用时近两年,还有国君就病死在回去的路上了!

死在路上的国君是谁?上上代的宝明君啊,小九的爷爷!

成本如此巨大、效率极低,到了几乎无法实施的地步。而且绝不能认为每一位天子都能像尧、舜、禹那样健康长寿、享国多年。万一天子遇了意外,或者在几年内连续更换好几位天子,天下众君在路上往返都来不及,那就什么事都别干了。

就算天下众君都能及时赶到,又会推选谁呢?当年的重华和大禹,名满天下、誉满天下,亦有大功德于天下,当然无可争议。可是每一次都能找到这样的人吗?尤其是在太平无事的年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先后有重华和大禹的出现,只能说是中华各部走运,亦是中华万民之幸。

交通的不便更是信息传递的不便,很多君首根本无法真正了解他们所要推选和比较的对象,往往只能选择亲近与熟悉之人。理论上“才德”是评判的标准,可是这种标准却恰恰是很难去具体衡量的,甚至人们看到的只是伪饰,除非有人能够达到重华、大禹那种高度。

盛宠  天下男修皆浮云  小皇子今天被灭国了吗  隐婚成爱:宋少的专属娇妻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宦妻姜芙  愉此一生  七零之攀高枝  我和医生恩爱的日常  正义的使命by旖旎小哥  金丝雀驯主手册[娱乐圈]  娇娘美如玉  专业撒糖指导手册  每个世界苏一遍  每天都死在魔尊手下  全息小饭馆[美食]  金主.  我在八零香江摆烂当大嫂  关小姐又在写情书  我重生后,娇软女主和竹马男主掰了  

热门小说推荐
金主大人,请矜持

金主大人,请矜持

三年前的这一天,潜伏在黑暗中的魔鬼摩拳擦掌,终于忍不住探出一只手,将虞星念拽入无尽的黑暗。妹妹陷害,母亲离世,家族亲手把她送进离城监狱。裴凉城。未婚夫是吧,你越是渴望的东西,我就越是要摧毁。虞依依,我也要让你感受到,什么叫绝望。如果您喜欢金主大人,请矜持,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我是哥斯拉之无限乱入

我是哥斯拉之无限乱入

没错,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转生成为一只不太正经的哥斯拉的故事!作为BUG般的存在,什么原子吐息啦,AIM立场啦,统统都是小意思。如果一只哥斯拉还会影分身橡皮枪乱打等技能,是不是很马叉虫?那么哥斯拉能够做些什么?乱入!哥斯拉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乱入!哥斯拉如何完成最终的目的呢?还是乱入!羽戊良成了哥斯拉,然后在各个世界穿梭乱入。为什么这么嚣张?因为我是哥斯拉啊!如果您喜欢我是哥斯拉之无限乱入,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重生嫡女覆手荣华

重生嫡女覆手荣华

重生嫡女覆手荣华简介emspemsp关于重生嫡女覆手荣华莫欢至死才得知,她所谓的亲人都是假的,她的人生都被换给了另外一个人。剜目之痛远不及真相之痛。重来一世,她决计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让害她的人双倍体验给她的痛苦。只是,莫欢一不小心被个疯批捉住了小尾巴,还将自己做的事丢锅给她,甚至让她一次次给他擦屁股。穆洐你若不给我善后,我被抓包便供出主谋是你。莫欢???穆洐我手里有很多你的把柄,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贿赂我?...

星光与少年

星光与少年

一个卑微懦弱的乡村80后,在现实的裹挟下身不由己茫然前行,有眼泪有欣慰,有残酷也有温情。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前部为乡村童年,中部为初中至大学,后部为职场争斗,从6岁到36岁,讲述了30年间,在这个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时代间隙里,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却大学白读的普通大众,在经受了无数好与恶坏与善的冲击下,不断刷新对人...

从经营皇家农庄开始

从经营皇家农庄开始

穿越到大唐武媚娘封后之初,王正也分到了一个皇家农庄经营。可这地方除了芦苇,好像不长庄稼啊。不过作为穿越者,这点问题它就不是问题。咱们就算没有大本事,可见识多啊,只要有地有人还怕挣不到钱吗?芦苇也可以做草纸嘛。且看王正如何从一个农庄管事经营到大唐掌舵人。已经收到签约短信,请放心投资,最少五节点保证,谢谢各位!如果您喜欢从经营皇家农庄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母女双双把田种

母女双双把田种

母女二人因半夜吐槽穿越到古代,身怀系统,空间。开局成寡妇,带娃,种地,逃荒。最后发家致富。无cp,内容半真半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