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个地方佛陀有一段问答。先是“征见”,征问见的功能。
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现在要知道整个大乘的止观法门,为什么呢?因为你告诉我,你希望能够出离生死的轮回,希望成就无上菩提。那么我今天再问你一次。诸位要知道,这个地方有一层深意。佛陀前面七次的破妄,这个地方再问一次。我们后面再加以说明,为什么要再问。佛陀在问之前,把他的金色手臂伸展开来。因为佛陀的全身都是紫金光色,他的手臂也是一种金色臂。伸展手臂以后,他弯曲自己的五指,变成一个拳头的相状,把这个拳头的相状指给阿难尊者说:你现在看到我的拳头吗?阿难尊者说:我已经看到了。佛陀借拳头这个外境,来启动阿难尊者的见的功能,从见当中,希望他能够产生回光返照。这是佛陀问阿难尊者的目的。
我们看阿难尊者他怎么回答。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曜我心目。佛陀说:你刚刚见到了什么呢?先问他所见的境。回答说:我看到佛陀举起手臂,弯曲成一个光明的拳头。这个拳头照耀我的内心,也照耀我的眼睛——“曜我心目”。阿难尊者如实地把他所见所想表达出来。佛陀再加以追问,说:“汝将谁见?”佛陀的问题不是问他所见,是问他能见的是谁——念佛是谁?阿难尊者说:我跟整个与会的大众,都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见。从这一段经文当中可以看得出来,佛陀对于阿难尊者的回答并不满意,阿难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佛陀问他说:“汝何所见?”一开始阿难尊者执着外境,说:我看到拳头。佛陀再追问说:那你用什么见呢?他说:我用眼睛去见。这个时候佛陀还是不满意,所以佛陀再加以追问。佛陀一定要找到他的问题点——要治病之前,先把病源抓出来。
我们再看佛陀怎么去追问阿难尊者。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曜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曜。」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这个地方,佛陀就着阿难尊者的回答来加以征问他心的所在。佛告阿难,你回答我说,我如来弯曲我的手指而现出一个光明的拳头,而这个光明的拳头照耀你的心目。你说你用眼睛见到,那么到底你用什么样的心来加以感受,用什么样的心来加以想象呢?你产生什么样的心跟想象呢?用什么来想象、用什么来感受我这个光明的拳头?我们常说,你在念佛,那么念佛是谁呢?你是用什么东西来感受弥陀的功德,来感受这个无量光无量寿呢?当然你不是用嘴巴,用的是那一念心。那么心在哪里呢?就问这个问题。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您现在问我的心的处所啊,我现在以这一念心来推穷寻逐。他说:什么是我的心呢?就是我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跟如来的光明拳头接触的时候,我会产生两种功能:第一个,会产生寻逐。寻逐就是对于已经出现的境的思惟,包括过去跟现在。我们看到这个拳头——这个拳头真的是非常的美妙,充满了光明!这是就着眼前的境的思惟。第二个,推穷,则是对着未来的因缘。诶,我哪一天也像佛陀一样,能够现出光明拳那该有多好。这个推穷是就着未来。当我这念心去接触拳头的时候,产生寻逐现在、推穷未来的想法,而这样的一个推穷寻逐的想法,这个就是我的心。我就是用这一念心来看到佛陀的拳头,我也用我这一念心来出家,用我这一念心来拜佛念佛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这个时候,佛陀对阿难尊者产生严厉的诃责:这不是你真实的心。
我想这段经文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点是征心的问题。古德说,在整个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当中,佛陀有两次征心:第一次是在七处破妄之前。在破妄之前,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的心在哪里?你说你今天用这一念心缘我的三十二相而出家,那么你这一念心在哪里?阿难尊者讲了七个处所,都被佛陀破斥。所以在破妄之前佛陀第一次征心。第二个,就是佛陀即将开显真心之前,在十番显见之前,佛陀又再一次征心。
第二点,古德说,佛陀为什么经常会用征问的方式来回答?这个地方的目的,就是要阿难尊者从问题当中自己产生回光返照。为什么一个人要自己回光返照?我们可以这样讲,一个人的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愿意改变。其实你自己不回光返照,别人骂你没有用,打你也没有用,定很多规矩完全没有用。我自己办佛学院办了十八年,我觉得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他自己真的想改变,否则你只有等待时机。你规矩定得再多,他顶多不犯错,但是他不会改变。他不犯错,但他问题还在里面。一个人真正改变,是他自己回光返照,观察他的妄想是不真实的。我为什么一定要根据我的妄想去痛苦?其实我可以创造更好的生命,我有更好的选择。他那个时候的觉悟,他的整个修行是主动积极的,自己愿意拜佛。当然我不是说要大家马上改变,但是有一天,你主动地告诉自己:我愿意去拜佛,我愿意去皈依阿弥陀佛,我愿意去念佛——你真实地从发心当中想要去用功的时候,你是真的改变了。
所以佛陀在开显真心之前,都是用问的方式,就是要他直下地回光返照。但是阿难尊者身为一个当机众,他必须要示现一个凡夫相。所以他说:诶,我这一念心还是推穷寻逐,这就是我的心。感觉上他还是在向外境攀缘,没有真正地回光返照。所以佛陀在经典当中很难得用一种严厉的口气:咄!这个是佛陀用语当中最严厉的口吻。他是很严厉地诃责:这不是你的真心!我前面已经七处跟你破妄过了,你还认为这是你的心。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把前面的破妄作一个总结了。
下面就把妄想的相貌详细地说出来。我们看经文: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阿难尊者说他的这一念心是能够思惟,能够作种种的推度。佛陀说:这不是你的心!这个时候阿难的心情非常的惊怖,赶快从座位上站起来,合掌起立来白告佛陀,说:这不是我真实的心,那么这个是什么呢?当时阿难尊者的心境,他的想法是说,我当初发心出家,就是用这一念心出家的。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才启动我出家的心,乃至于我后来去攀缘佛陀的戒法,去持戒,也是用这一念心。假设佛陀您说这一念心不是我的真实的心,那我不是一个断灭吗?那我不是一个没有心的人?我以后怎么成佛呢?所以他心中的恐怖不安是可以理解的。他恐怖到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请示佛陀说:那到底这是什么呢?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我们看前面的经文,佛陀七处破妄,阿难尊者说我的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佛陀只是说:不是这个不是那个、不是这个不是那个……,那么到底是什么?佛陀都没讲。佛陀到这个地方之前,都没有把妄想的相貌,所谓攀缘心的相貌,明白地标出来。到这个地方才把攀缘心的相貌标出来——所谓的“前尘虚妄相想”。这一句话我们从三段来加以说明,分成三段:
第一个是“前尘”。前尘就是外在的五尘。我们过去的业力,所谓的众生的共业,把外在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尘创造出来。比如说我们今天生长在台湾,我们有台湾的天空、台湾的山河大地、台湾的房子。这个就是前尘,就是过去我们大家的共业,把台湾的环境创造出来。这个五尘现在我们的眼前。
第二个是“虚妄相”。我们个人的业力,就是别业。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去接触五尘的时候,我们心中又出现一个我们自己受用的影像,这个就是个人的业力。比如说我们今天,我们大家吃同样的饭菜,那么这个饭菜叫作前尘,但是每一个人去看饭菜的时候,其实相状不一样。经典上说,福报大的人看他的饭菜特别的美妙,十个人看这个饭菜,福报大的人他看到的饭菜比一般人更加的漂亮、更加的好吃,共业中有别业。当外境出现在每一人心中所显现的影像叫作虚妄相,这是个人的业力显现出来的。
第三个是“想”。然后我们根据这个虚妄相,产生很多很多的想象。比如说我们产生一个正面的想象:这是一个美好的东西,我们产生追求,产生贪爱。如果我们产生一个负面的想象,就产生瞋恚的烦恼,希望远离。总而言之,这个想法是由外境的带动产生的。如果没有外境,这个想法就没有了。因为有前尘才有你心中的虚妄相,你才产生这样的想法,所以这个叫攀缘心。当你一个念头生起来的时候,这个念头是外境的刺激产生的,这种一时的情绪,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攀缘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攀缘心的过失在于它会迷惑我们的真性。由于我们无始劫来都是把攀缘心——这个会破坏我们真性功德的贼,当作自己的儿子,而一天到晚跟它在一起,结果失去了我们自己的父亲——失去了我们的常住真心,所以就冤枉地受到了生死轮回的痛苦。
妄想的作用,在《楞严经》的后面说,它是局部的。你跟不同的境接触,产生不同的想法。有人赞叹你说:诶,你这个人很好。你从“你这个人很好”这几个字,产生一个想法。有人说:你这个人不好。你从外境当中又产生一个想法。所以妄想是局部的刺激产生的一个想法。
这样有什么缺点呢?我们经常用这样的思想来过活,以这个当作我们生命的自体,有什么缺点?它的缺点,佛陀用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大海,这个大海被风一吹,产生一个水泡;一个愚痴的人,他大海都不要,他只要这个水泡。这个水泡是一时的风吹,碰到石头,产生一个生灭的水泡。但是这个水泡一起来,它随后又消失掉了。所以当我们习惯性地一直要以我们的攀缘心当作我们真心的时候,第一个,我们永远活在生灭法当中。因为境一变化,这个心就跟着变化。第二个,我们因为依止这个攀缘心,我们失掉了更多的大海。其实我们忽略了整个真如本性无量的功德,而追求一个小水泡。因小失大啊。
这个就是整个攀缘心的相貌,就是“前尘虚妄相想”。
佛陀一再地逼问,终于把阿难尊者心中的病源给逼出来了,逼出来就有办法对治了。佛陀后面会开十帖的药,来破除前尘虚妄相想。到这个地方为止,等于是佛陀七处破妄的一个总结。后面是为开显真心来作布局。
壬二、正示真心有体
【第十一讲图三】
好,我们看下一段,“壬二、正示真心有体”。
我们看经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
这一段,是说明阿难尊者心中惊怖而请求佛陀的开示。
阿难尊者长久以来的心,都是根据这个前尘虚妄相想。就是他这一念心是攀缘外境才会产生一定的反应,如果外境没有刺激他,他是不会反应的。他习惯性是从外境来带动他的心。突然间佛陀说:咄!阿难尊者,此非汝心。这个时候他心中产生很大的害怕,他把他害怕的心情表达出来。
阿难尊者白告佛陀说:佛陀啊,我是佛陀的八个堂兄弟当中最小的一个,八王子中最小的。我当初出家,是因为爱着佛陀美妙的三十二相,还有佛陀殊胜光明的形体。我因为攀缘这样一个殊胜的相貌,才下定决心,舍弃世俗的深重五欲,跟佛陀出家。换句话说,佛陀,我当初发心,是用这一念心来发心的,我是攀缘佛陀的殊胜相好出家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出家以后自利的功德,“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我出家以后,我也非常用功啊,我也是用这一念攀缘的心,来做佛陀的侍者,来把佛陀的整个生活照顾得很好。也因为这一念心来好好持戒,乃至于未来有一天——这个地方开始推度,前面是讲现在,这讲未来——有一天,我阿难尊者的功德圆满的时候,我也可以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一样,到十方世界。你看普贤菩萨: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我可以像普贤菩萨现出无量的身心世界,来供养无量的诸佛,来承事无量的善知识。也是用这一念心来亲近十方诸佛,承事善知识啊。我用这一念心,现在供养如来;我也用这一念攀缘的心,来供养十方诸佛。这个是讲上求佛道。
喜欢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渣总求复婚?太太走向国际了! 禁忌法师:零号序列 云中梦里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神话时代的宗师猎人 退休大佬带全家打穿末世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 重生换亲,这少主母她不当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四合院:娶妻秦淮茹,你们眼红啥 平民火影:我的模板竟是扉间大人 综英美:每次开门都会换世界 青辰胤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海贼:娜美!你还我的贝里! 侍妾千娇百媚,全靠演技上位 他又撩又茶!被桀骜大佬宠到怀孕 从变成宝可梦开始无限转生 柯南:开局和离异大姐姐同居 系统奖励:钱多的花不完!
胎穿读心术锦鲤运系统无cp孤儿兰宁胎穿过来不久,就失去了爹娘,和瘸腿奶奶靠翻老鼠洞过活。心善的小兰宁捡的到大姐貌美心狠,唯独对兰宁几人总是知心大姐姐。捡到的二哥哭包一个,学啥都行,唯独做饭不行,可怜的厨房总是被烧,家里的牲畜总是吃撑。捡的白狼干啥啥不行,吵架第一名。外婆一家不做人,不能忍,也忍不了,反...
都说项少的未婚妻是乡下来的丑女草包,众人将她当成笑话看。说她丑,卸了丑妆,亮瞎所有人的眼。说她不自量力攀附豪门?她转身取消婚约,反而是项少在后面追着宠她。说她是草包,一个个马甲爆出来,打脸众人,她竟是一个隐藏的全能大佬。乔心冉背后的大佬们,一个个都争着要护她宠她。谁说我家心冉是乡下来的?她是我家族最尊贵的小公主。谁也不许欺负我们家宝贝!她是死后重生的人,活过来后,她只想开启黑化虐渣模式。没想到,一不小心成了团宠。她更是被项少放在心尖上拿命宠着护着。如果您喜欢大佬的小祖宗她又甜又野,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这是一个山中恶妖强娶小道士的故事。陆宽宽与高止拜了堂成了亲,本以为可以立即采阳补阴,谁料这小道恪守五戒,一心只想得道升仙。呵,成仙?陆宽宽怎么可能让他如愿?他登了天,谁给她提供上好的阳气去?于是,高止收一个妖鬼,陆宽宽就杀一个妖鬼。想积足福报离她而去?她非要让他孽怨缠身,不得飞升。高止也是倒霉,他本是灵宝派小道,苦修十多年,不碰温香,不沾荤腥,自诩清正,好不容易成了灵宝派最年轻的箓生,谁知遇上陆宽宽之后,五戒尽破,甚至与其无媒苟合,终落了个修为尽失的下场。1V1势均力敌小扑街觉得如果收藏破一百,就是HE。没破就是BE。以慰藉我受伤的心灵。如果您喜欢妖娘娘饶命,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地球最强仙尊简介emspemsp关于地球最强仙尊造化仙尊重生都市。谁说炼器一定要用火?谁说炼丹一定要用丹炉?我秦风,什么都能做到!...
王楚天魂穿大周王朝下附属国成为一个小贵族之子。人神妖鬼并存,刀剑与道法交相辉映,人族水族精怪异人妖魔争相出世,大周王朝风雨欲来的王朝末年光景下,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多年后,坐在直入云霄的黄金树下,王楚天昭告四方,登基为帝。曰自古天子自称皇帝,乃告诫子孙后代皇为文治,帝为武功,坐天下要堂皇之道,霸...
炎黄人间简介emspemsp关于炎黄人间天地巨变,灵气复苏。四十年后,一艘来自万里之外海岛的冰船姗姗来迟,拥抱这早已面目全非的世界。练气士,武道家,超能力者。天道,人道。莫渊我要再续这人间。首发yanqinggangcomωoо1⒏υip...